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

國片的逆襲--海角七號


  

  我"操你媽台北"這是我對這一部電影一開始最早的印象,非常不錯的破口,是從某人的網誌看到的,到底是什麼魔力,讓大家願意花錢進戲院看國片,當初讓我又有動力回到戲院去看國片的電影叫做"練習曲",一個熱血青年,帶動起全台灣的腳踏車環島熱,加上捷安特公司成功的行銷,節能減碳的推波助瀾下,應運而生的國片,可是我也只是看二輪片,這部電影給我是一種片段的感動,有興趣者,洽本人!

  海角七號大概已經變成msn最火熱的暱稱,我還在想,到底是什麼魔力讓人有非看不可的感覺,就像哈利波特第一集剛要推齣電影版的火熱,013說他還可以看第二遍,讓我覺得好像,不看對不起全世界,重點是在進戲院之前,我連主角是誰都不清楚,看完之後你就知道,為什麼它會紅的原因,撇開故事的鋪陳,因為他貼近我們一般人的生活,就像你家旁邊發生的事情一樣自然,用一般人的眼光看自己週遭所遭遇的問題!

  一個在台北玩樂團的年輕人砸掉他的吉他,操耽誤他十五年青春的台北,一路騎機車從101拍起-->忠孝橋-->某個桃園或那裡的7-11-->高雄煉油廠-->屏東林邊還是林園-->恆春古城門回到故鄉,雖然只是幾個鏡頭,卻將台灣西岸的路線走了一遍,以前看電影我從來不會管鏡頭後面的景色代表什麼,只看主角的所要表達的情感,現在慢慢的會從前景、背景去尋找拍電影導演要表達的意境!

  當然電影的內容你還是自己去看,我只對裡面幾個點,比較有感觸而提出來討論。電影裡面"代表"說:"山也BOT、海也BOT、海灘也給我BOT,你們這群外鄉人來當老闆,本地人卻只能做夥計,甚至連樂團都請外國的",訴說出在地人困境。這在一般觀光區是常見的現況,財團挾大把鈔票以BOT的形式將好山好水,從公共財變成私有財,一簽就是十幾廿年,讓原本生活在自己家鄉的人,卻因此喪失了這個觀光財,雖然會增加當地就業人口,但是現況仍是外鄉者居高位,而本地人只能做一些勞動力粗重的工作,反而加速了人口外移,財團為什麼可以有恃無恐?因為這是觀光區,是外地人來的地方,會來這裡旅遊,表示你願意花錢,當這些公共財私有化之後,你要欣賞,就得付錢,其實他們背後最大的客源是將來的大陸觀光客,台灣人不來沒關係,沒有錢的人你也不要來,高票價自然會有有錢的大陸客願意來,反而造成台灣人欣賞不到好景緻,大陸有錢人卻一覽無遺,我對開放陸客觀光沒意見,但是我對觀光區BOT卻很有意見,容易陷入官商勾結的疑慮,因為在這個人手上籤了,往後廿年的人都沒有改變的機會,沒有人可以替後面的人決定後面廿年,既然是觀光財應該開放讓大家共享,你當然可以蓋飯店甚至遊樂區來加強你的服務配套,但是還是要讓鄉人有公平競爭的機會!

  代表又說:"暖場一定要用本土樂團,否則我不會讓你表演",看似不合理的要求,但是誰知道還是有人才隱身於巷閭中,一個八十幾歲的老郵差,卻是月琴國寶(現實上他真的是國寶,不過是北管國寶),將月琴彈的出神入化;一個看起來像昆蟲的修車小弟,每天在車行敲敲打打,竟然是爵士鼓手;教會的伴奏,十幾歲的小女孩是鋼琴神童;被貶謫回鄉當交警的原住民霹靂小組警察,卻是個不折不扣的BASS手,一個忠厚的客家保力村的酒廠業務,也是個BASS好手,與操完台北迴鄉的樂團主唱,組合出看似雜牌軍,卻包含超越省籍、年齡與背景的樂團,在此你不得不佩服導演與編劇的構思,這種看似突兀卻是台灣組成的現況的真實投射,營造出一種令人無法想像的爆發力,也正是台灣的生命力展現!你我生長於斯,雖然背景不盡相同,但是你我都是一家人(同鄉人),所以結果是令人驚艷的!

  對於電影中情愛與其他部分,每個人會有不同感受,但是TOMOCO(友子),真的很有吸引力,我喜歡。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戲,你要問我願不願再進戲院看一次,答案是肯定的,希望還沒看的人沒有破你的梗,去戲院看比等DVD值得!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文章寫的真有力
還不錯
不過 對於BOT 我的看法跟你不同
但是該支持的好電影是無庸置疑的

Kuang 提到...

有力是因為~~俗又有力嗎?
BOT我很有意見是因為阿里山,被劍湖山BOT了,他以後要包套給大陸觀光客,住劍湖山王子飯店,玩他的劍湖山遊樂園然後再去阿里山,以後阿里山裡面那些旅館好像不能開了ㄟ,而且門票好像要漲到1000......我再去查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