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

九降風起,吹不散的青春歲月

  職棒是青春的代表,高中生活最重要的課題之一,想起當年早自習,一份民生報眾人傳閱,討論的都是昨天的職棒戰況還有今天的先發投手,甚至為此賭一頓午餐,在那個青澀的歲月中,沒有情人的高中生滿腦子都是職棒跟籃球,電影中的年代是職棒七年也就是民國八十六年,晚了我好幾年,卻讓我想起我的高中生活,電影中的故事,好像就是身邊發生的事,雖然平常卻是記憶深刻。在那個普遍沒有CALL機、沒有機車的台北正常高中生,填滿生活的只有每個禮拜三少年快報裡的灌籃高手、每個月的電腦玩家、二層樓的中華商場買盜版軟體(那時候AV還不流行)、擠滿人的南陽街補習班、異國流行商品西門町的萬年大樓,還有超級任天堂跟快打旋風二代。
  職棒在我的青春時期也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職棒元年開始就愛上三商虎,這隻短命的球隊,從來沒拿過職棒總冠軍的隊伍,藍色的球衣,一個老虎頭的LOGO,家裡還留著那時候高君豪送我虎頭的臂章,我跟他兩個虎迷,每次都會約在台北棒球場看三商虎的比賽,記得我有一次約九點,睡過頭十一點半才到,吃著大亨堡或是麥當勞奮力的為三商虎加油,不過輸球的次數比較多,每次回家都是不爽,有一次輸太多還提早離場,那些點滴還在我的記憶裡…..只是故事裡的人,迷的是時報鷹迷的是廖敏雄,哈….當年也是我們口中的敵對強棒。大家對職棒失去信心的開始,就是打假球事件,只是當年很笨卻看不出來,很強的投手突然崩盤,輸給那些小咖,當然比賽輸贏不一定,但是輸的離譜才是讓人不爽,以前都想不透為什麼那個球員還很年輕就不打了,原來就是因為被球隊抓到涉嫌打假球而不續聘,看起來好像是個案,對照現在,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以前是收買球員現在是老闆作東帶頭打假球,什麼鬼?把我的青春還給我,我還這麼支持職棒,我以前都買票進場,後來還買內野ㄟ,一個高中生為什麼願意把青春還有金錢花在上面,為的都是一股熱情,對於棒球還有期待,一個生命中重要的支持,而不是為了錢…..你們這些該死的組頭,看棒球賭球就算了,操縱比賽打爛打假,玩死這個中華職棒,所以從奧運輸給中國以後,我對職棒再也沒有熱情,只看美國或日本職棒,至少不會有很扯的失誤還有很爛的場地。
  抱怨完了,該說說電影,九降風吹起,七個青春少年兄,演活那個年代竹東高中生的心態與生活,從職棒加油開場的劇情點破了青春由此開始,彷彿是圓規的定規,大家的生活為它而轉,形成一個圓,一段兄弟情卻因為某些問題而產生的衝突與矛盾,深深的刻劃著那個歲月熟悉的情境。一個號碼很多人用的B.B CALL(我也跟我哥用同一個號碼,還買了兩台都是摩托羅拉的B.B CALL,花了我不少家教錢),最好笑的是,有一次哥忘了把CALL機帶去新竹,有人CALL的時候由於是震動,擺在櫃子上,老媽一直以為誰在鑽我家牆壁;對摩托車的嚮往而無照騎乘;在學校頂樓吃午餐;MTV包廂的約會;撞球店的一分高下,還有對職棒的最後一點支持,請出廖敏雄坦然面對它曾經犯過的錯誤,讓時報鷹再活回大家的心中,套一句廣告:沒有買賣,沒有殺害,我說:沒有假賽,才有信賴!
九月開始就吹起了號稱九降的無雨北風;「九降風」一詞最早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三年的「台灣府志」卷七風土誌,文中稱「九月則北風初烈,或至連月,俗稱為九降風」,「九降」之名與九月起風有關,名稱出現迄今已三百餘年,九降風速度每秒可達二十公尺。新竹屬於畚箕地形,九降風猶烈,因此有風城的之稱,九降風強而乾冷,吹乾了新竹的米粉、新埔的柿餅與關西的仙草,也是新竹人共同的生活記憶

沒有留言: